全文链接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31102610379
在梳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基础上,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测度城市群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回归模型,探讨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规律、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增效呈稳定增长趋势,具有不同空间分布格局;2)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关联特征由随机性分布向规律化分布转变;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合作机制有待加强;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三大城市群城市局部空间集聚不明显;3)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有序度呈明显增长趋势;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较低,增长速度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演化与关联特征,城市群内部不协调;4)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是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小龙;狄乾斌;吴洪宇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4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经济学
"双碳"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协同发展理论空间自相关面板数据回归城市群
dual-carbon target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ynergistic effect enhancement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heoryspatial autocorrelationpanel data regressionurban agglomeration
《热带地理》 2023 (11)
陆海统筹视角下典型海岛发展的综合承载机制、效应及路径优化——以大连长海县为例
2060-2074,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海统筹视角下典型海岛发展的综合承载机制、效应及路径优化"(42076222)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资助(HYZD202301)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3110261037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