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链接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21001902002
突发性地面塌陷对城市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掌握塌陷土体变形过程对地面塌陷事故的预测预报至关重要.基于分布式光频域反射(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简称 OFDR)和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 PIV)技术,开展了地面塌陷模型试验,研究了塌陷过程中土体沉降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究了不同应变感测光缆锚固方式对光纤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纤应变监测曲线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塌陷阶段上覆土体的变形状态,揭示了土体内部应变的演化机制;在光缆上设置圆片锚板,可以有效增强光缆与土体界面的耦合变形程度;在一定的埋置深度下,随着锚板尺寸的增大,光缆与土体间的变形协调性越好.研究结果显示,分布式应变传感技术在地面塌陷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该类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韦超;朱鸿鹄;高宇新;王静;张巍;施斌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建筑与水利
光纤传感器地面塌陷沉降监测界面效应模型试验
《岩土力学》 2022 (9)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分布式柔性感测与智能预警研究
2443-2456,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7235,No.4207723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BK2021022661).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21001902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