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链接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11100844738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杨东;杨秀春;金云翔;徐斌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 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CiteSpace计量分析Web of Science可视化分析
《草业科学》 2021 (9)
内蒙古草甸草原物候高精度遥感反演与验证研究
1782-1792,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05)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21110084473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