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链接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100211053389
以栽培种花生2个亚种4个植物学类型的31份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种质为材料,通过SSR和AFLP技术分析了其DNA多样性,并与通过形态和种子品质性状揭示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DNA多样性,SSR揭示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大于AFLP揭示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基于二者的聚类分析结果趋势一致,结合花生的植物学类型、地理来源和系谱分析,以SSR的聚类结果与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更为吻合.感病优质高产品种"中花5号"与密枝亚种的普通型和龙生型的抗病材料的差异很大,与育种中被广泛利用的抗源"协抗青"和"台山三粒肉"的差异相对较小,与"远杂9102"的差异更小.
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雷永;傅廷栋;Mace E;Crouch J H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Internation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emi-Arid Tropics, Patancheru 502324, India
农业科技
花生抗青枯病种质DNA多样性SSRAFLP形态多样性
《作物学报》 2006 (8)
花生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
1156-1165,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40)、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11B07,2004BA525B07)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AA241153,2004AA241150).
https://opaj.napstic.cn/periodicalArticle/downloadReview/0120100211053389
评论